法律即将让同命同价,改革让同工不同酬

楼主

老何 [离线]

0☆☆☆☆☆

发帖数:228 积分212
1楼
作者:亚东方吉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西方领导人目瞪口呆,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发展速度水平与质量超乎他们的想象!

新中国六十周年庆典大放异彩,向全世界人民全面展示了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增强了国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威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

然而中国发展也并不是前景无忧,中国共产党面对自己的成绩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沉着和冷静,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仍然耸立着四座大山:

第一座是中国单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全面暴露无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艰难抉择。

第二座是中国社会贫富悬殊差距继续拉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上,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美国5%的家庭控制国家50%—60%的财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字来看,自从改革开放后,国内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317升高到2007年的0.48;并且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就超过了0.4的警戒线,接下来几年更是不断升高。中国的基尼系数是亚洲地区最高的国家之一,这让中国政府十分担忧。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说,收入分配的差距必须缩小。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两会”上所要求的:今后的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公平与环保。

第三座是执政党必须直面的腐败问题,能否遏制日益猖獗的腐败行为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郎咸平先生曾说:在当下中国,贪腐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国持续改革之中的主要障碍。腐败的政府官员勾结腐败的企业家勾结腐败的学者而形成的腐败铁三角,他们操控着媒体欺骗社会大众,误导中央政府。贪官们网罗的特殊利益集团,也成为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真正瓶颈。就个人而言,郎先生此番言论可能有一点忧虑过重,但从“上海社保案”和重庆“黑金帝国”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腐败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铲除腐败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政治课题。


第四座是中国日益临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指出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中国老龄化不是世界最严重的,却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25年,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3 22:01:26

绝对零度 [离线]

0☆☆☆☆☆

发帖数:206 积分199
2楼

课题组报告指出:中国贫富悬殊和贫富差距两方面:(1)收入分配、(2)财产分配。体现几个特点: 1.个人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全方位扩大。 2.城乡之间收入和财产差距尤为明显。 3.区域之间收入和财产差距仍比较明显。 4.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5.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新加坡《海峡时报》)《中国“炫富”现象须遏制》:一文中提到:一名没有付出什么劳动的中国“富二代”的年轻女性派了30辆奔驰车去机场接她花400万元买的一只宠物狗并说:“金子有价,这只藏獒可是无价的。”这一事件再次激起公众对于中国一个新兴阶层的愤怒。社会评论家胡星斗说,“这种对财富的过分和不健康的炫耀会导致穷人的不快,甚至仇恨。”对外经贸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的孙书洪(音)教授说:“这种炫富行为过多出现后,穷人会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挣不到那么多钱。这种差距会加大,社会矛盾会变得尖锐。”“愤富”一词正在中国大地流行,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贫富分化如此之严重,已经引起了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8-09 第05版) 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唤起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重视,促使大家去思考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是很有必要的。收入差距扩大到现在这种程度,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确实是生病了。生了病不能讳疾忌医,应当把它提出来。但仅提出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问题,还需要作理性的思考。引起政府领导的重视,认真地研究问题到底是从何而来并提出对应措施。中央已经确定了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三步走向战略。这是继建立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扶持力度,对适龄儿童进行免费义务教育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又一重大举措,作为这项改革的第一步,我国的义务教育学校已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介绍,为落实教师的绩效工资,中央下了很大力气,投资400亿,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为此出台配套的政策,大概要达到800亿,一共是1200亿。可见党和政府在推行分配体制改革试点中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定,其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史上罕见!

再次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推行阳光政策”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增加政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是实行绩效工资的原则之一。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9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指出:解决绩效工资问题不必非要在总量上增加投入,而应当注重真正让那些“干活的和尚”多分米,即便增加总量的投入,也应当向那些真正为人民群众办事、为服务对象办事的事业单位人员倾斜再倾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绩效工资为绩效的目的。多干活多办事办好事才有绩效,不干活不办事办不好事没有绩效,千万不能让绩效工资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

最后,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几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消费,是由于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消费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最终需求,投资增长最终必须得到消费需求的支持。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相反,消费不足则会削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使投资增长得不到最终消费需求的支持,大量的社会产品价值难以实现,严重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进行,从分配上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由此可以断定党和政府已经确立了“中国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绩效工资改革是解决中国长期以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的一把利器。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3 22:01:29
返回本版
1
2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