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初任教师成长的困境
浏览量:349 回帖数:2
1楼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9-06-12 马顺林
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不仅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也是其教学知识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的“遭遇”将对其整个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前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原有的支持初任教师成长的方式遭到冲击,使初任教师的成长陷入了困境。
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的特殊性
初任教师是指那些刚毕业于高等院校、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他们处于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学习到教育别人,适应教师角色的过渡阶段,也是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常规及教学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关注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下来,急切希望获得实用的教学技能。由于没有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关于教学活动和环境的知识有限,他们会发现所预想的成功与教学实际、教学状况之间存在差距,因此会感到自己不能胜任,或感到自己对教师这一角色尚未准备好,对于所面对的各种事物都在适应之中。这一时期教师最需要支持、理解、鼓励,同时也需要得到教学现场的支援及各种教学技能的指导。(2)此阶段的教师通常都会努力寻求学生、同事、学校管理者及教育行政人员的认同与接纳,因此教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紧张,工作压力很大。(3)由于他们初为人师,有了属于自己的班级、学生和教学方案,又表现出理想主义、活力、富有创意、积极进取、热情的一面。
初任教师所处阶段不仅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也是其掌握教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将教师的知识概括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大类。教师的理论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体悟、反思和研究才能实现。长期以来,教师在职前阶段局限于学习一些关于一般原理和规则的、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只有到他们真正从事教学时才能获得。所以说,初任教师所处阶段是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此外,初任教师所处阶段是影响职业倾向、职业持久性以及专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期,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因此,初任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帮助初任教师成长的传统支持方式
针对初任教师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成长需要,对初任教师成长较为有效的传统支持方式主要有:听课、公开课与师徒制。
听课。听课因植根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对初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产生直接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而深受初任教师欢迎。这一活动虽并非为帮助初任教师成长而提出的专门要求,但通过参加听课,能够为初任教师带来巨大益处:既为初任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成为滋润自己的源头活水,又可为诊断、反思、改进实际的课堂教学提供素材。
公开课。公开课包括了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与评课等基本教学活动。因此,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对初任教师进行培养,可以使初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问题——改进问题——直至完善的过程: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在公开课准备过程中很容易被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课既是课程的公开过程,也是问题的公开过程;二是公开课可以一遍一遍地试教,这为教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有些问题可以在试教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能促使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解决;三是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任课教师不断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实践提供了一根“拐杖”。因此,公开课为初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不仅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也是其教学知识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的“遭遇”将对其整个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前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原有的支持初任教师成长的方式遭到冲击,使初任教师的成长陷入了困境。
初任教师所处职业阶段的特殊性
初任教师是指那些刚毕业于高等院校、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他们处于从学生到教师、从理论学习到教育别人,适应教师角色的过渡阶段,也是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常规及教学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关注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下来,急切希望获得实用的教学技能。由于没有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关于教学活动和环境的知识有限,他们会发现所预想的成功与教学实际、教学状况之间存在差距,因此会感到自己不能胜任,或感到自己对教师这一角色尚未准备好,对于所面对的各种事物都在适应之中。这一时期教师最需要支持、理解、鼓励,同时也需要得到教学现场的支援及各种教学技能的指导。(2)此阶段的教师通常都会努力寻求学生、同事、学校管理者及教育行政人员的认同与接纳,因此教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紧张,工作压力很大。(3)由于他们初为人师,有了属于自己的班级、学生和教学方案,又表现出理想主义、活力、富有创意、积极进取、热情的一面。
初任教师所处阶段不仅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也是其掌握教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将教师的知识概括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大类。教师的理论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体悟、反思和研究才能实现。长期以来,教师在职前阶段局限于学习一些关于一般原理和规则的、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只有到他们真正从事教学时才能获得。所以说,初任教师所处阶段是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此外,初任教师所处阶段是影响职业倾向、职业持久性以及专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时期,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因此,初任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帮助初任教师成长的传统支持方式
针对初任教师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成长需要,对初任教师成长较为有效的传统支持方式主要有:听课、公开课与师徒制。
听课。听课因植根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对初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产生直接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而深受初任教师欢迎。这一活动虽并非为帮助初任教师成长而提出的专门要求,但通过参加听课,能够为初任教师带来巨大益处:既为初任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成为滋润自己的源头活水,又可为诊断、反思、改进实际的课堂教学提供素材。
公开课。公开课包括了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与评课等基本教学活动。因此,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对初任教师进行培养,可以使初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问题——改进问题——直至完善的过程: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在公开课准备过程中很容易被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课既是课程的公开过程,也是问题的公开过程;二是公开课可以一遍一遍地试教,这为教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有些问题可以在试教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能促使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解决;三是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任课教师不断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实践提供了一根“拐杖”。因此,公开课为初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3 22: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