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差与工资差

楼主

日月明 [离线]

0☆☆☆☆☆

发帖数:387 积分213
1楼
时空差与工资差
时空与工资有何联系,请耐心先读读下面的小故事。
一家啤酒公司要做一则广告。其中有件作品的大致内容是:一只啤酒瓶内酒花汹涌,在瓶颈处紧握着一只手,拇指朝上,正欲顶起酒瓶盖。作品的广告标语是——“忍不住的诱惑!”对这一作品,老总仅仅看了两三秒钟就给否决了。 
过了数日,终于有作品夺标了,作者获得了50万美元的奖励。作品的设计是:在一只啤酒瓶的瓶颈处紧握着一只手,瓶内酒花汹涌,欲破盖而出。这时,那只紧握的手用拇指紧紧压住瓶盖,但酒还是汩汩地溢了出来。作品的广告标语是——“××啤酒,精彩按捺不住!”
同样一只拇指,仅仅变换了一下位置,转换了一下姿势,其结果就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后者不是简单地重复了前者,而是有质的飞跃和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事物之位置虽发生了少许变化,但决不是质变和飞跃,而结果也是天差地别的。例如,在国有事业单位中是教师的工资分配就是这样:时空差决定了工资差。
先说时间差。2006年的工资大调整,同样工作30年左右的中学高级教师,6月30日前退休的,生活补贴只有300多元,之后退休的上调工资700多元。在同一县区,甚至同一学校,同样工作35年左右的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之前10年左右退休的,比之后退休的月差600元上下。如果只再生存10年,两者差距是何其之大?许多事情要办好,非要定个时间界限不可,如对犯重罪而年未满18周岁的青年不判死刑的法律规定。这里不是反对工资调整时要定时间界限,也不是反对前后有别,而是反对不切实际、非常不合理的官僚主义的规定。作出这种规定,不是心血来潮,就是智商出了问题。对未满18周岁的青年不判死刑的法律规定,保护的是绝大多数,利远远大于弊;主观人为的过大地扩大收入差距,伤害的是一大群人,伤的是人的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得利者碰机遇,未必感恩;倒霉者在命运,未必心安。
再说地区差。“生在谷箩吃谷,生在糠箩吃糠。”工作在城市与农村的教师,似乎也逃脱不了这一不是规律的规律。这里所说的地区差,不是指中心都市与农业城镇、民教与公办、沿海与内地的差别,而主要是指在同一行政区域内的省、地、县从事同样工作的教师工资的差别。没有差别,就没有政策。这里也不是简单反对工资分配上地区差,而是反对不切实际的过大的地区差。如这次全国性的绩效工资的调整,本文作者所在的市区,教师按年人均18000元的标准早已到位,所在的县乡按年人均只有11000元,而且还只是在计划中。每一次工资调整,省区总比市区高、市区又比县区高。多次积累起来,差距越来越大,大得令人难以接受。同样工作年限的中高教师,同样在2000年左右退休,在绩效工资到位后,省区是人月均约4000元,市区约3000元,县乡不到2300元(还在计划中,现在实际是1600元不到)。

决策者也许会说,城市越大,消费越高,差距大点是理所当然。其实真正高的只有房价,其它许许多多的商品价格都差不多。县乡是消费的末端,有些商品反而比省市高。在今冬第一次全国性的寒潮期间,当广东城区公布每瓶15公斤的液化气突破百元人民币大关时,作者所在县乡的供应早在一个月前就突破了。
水向低处流,雀往旺处飞。由于工资上过大的地区差,造成人心思动。事实是:不是所的“能鸟”都能飞,也不是所有的“笨鸟”都不能飞。飞了的有喜气,飞不了的有埋怨,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不断弱化,这是不争的实情。
公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分配,应该大体上体现同工同酬,也要反映市场的相对平衡,和谐共赢。在教师工资分配上的过大的时间差和地区差,既不能体现同工同酬,也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两差”的越来越大,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其实质是不负责任的人为与权为。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08:18

独寻醉 [离线]

0☆☆☆☆☆

发帖数:307 积分205
2楼
知音呀,伙计.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08:19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