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学生树立自信 如何给孩子建立自信

楼主

阳光型男 [离线]

0☆☆☆☆☆

发帖数:367 积分213
1楼
有一位妈妈,她很聪明、很好心。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有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她下班回来了。她很累,心情很烦躁,还头痛得厉害。她需要安静。但这时,女儿却在高兴地又唱又跳。她不知道妈妈的心情;她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梦境里。她高兴得忘乎所以,唱得越来越大声,跳得也越来越疯狂。她在表达自己的喜悦和爱。刺耳的烦躁令妈妈头痛得更加厉害。终于有一刻,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她愤怒地看着自己漂亮的小女儿,吼道:“别唱了,你这个破锣嗓子。快给我闭嘴!”

事实上,妈妈只是不能忍受任何噪音而已;小姑娘并不是“破锣嗓子”。但女儿相信了妈妈的话,从那一刻起,她跟自己订了一个约。从那以后她再也不唱歌了,因为她相信自己是个“破锣嗓子”,她相信别人听到她唱歌就会不舒服。曾经活泼的她开始变得拘谨。老师或同学叫她唱歌的时候,她死也不肯唱。就算是和别人说话也成了难事。


当我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胆战心惊。作为一位父亲和教育工作者,同天下所有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一样,都希望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我们有时却不自觉地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就如这个故事中的妈妈一样。

原因何在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包括语言的破坏力量。“语言是法术,对语言的误用是邪术。”

语言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暴力。痛定思痛,我决定减少自己的负面语言,于是便经常反问自己:我表扬了孩子吗?尽量发挥语言的正面力量。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6:31

容总 [离线]

0☆☆☆☆☆

发帖数:443 积分207
2楼
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6:31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