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福利分房,超国民待遇,那老师呢
浏览量:346 回帖数:2
1楼
住房“超国民待遇”源于官本位
一段时间来,一些部委和地方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正在卷土重来。针对这一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27日发表文章称,公务员住房享受“超国民待遇”危害极大。
陈淮说,公务员住房上的超国民待遇,不仅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妨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价格的稳定性,而且会对形成健康文明的住房消费模式起到恶劣的负面示范作用。这些论述,振聋发聩。但有一丝遗憾是,这里陈淮只谈及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的危害,而没有谈涉产生原因。
分析危害,是为了增强社会共识,然而,不指原因,不从根源上扎起卡口,刚刚产生的一点共识必会随时间流失。就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来说,也会沉渣泛起,会以各种形式透过制度的束缚出现在公众面前。
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产生的思想根源到底是什么?一言以概之,官本位。当前,一些部委和地方之所以打着各种旗号以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只不过是维系公务员群体的不同性,加剧公务员群体的职业优势性而已。
前轮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整个公务员队伍中应该说喜忧参半。喜者,是那些搭上福利分房车的人;忧者,是那些因故没有赶上福利分房最后一班车的人。在当前的住房价格之下,一个显明的事实是,一方面,公务员也有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公务员仅凭工资也难以买得起房。对于护犊心切的公权来说,这一现象应该是不愿接受的。在其潜意识中,应该是“近朱者赤”,既然进了公务员这个大圈子,那就应该从工资、医疗、养老、住房等层面全方位超越普通阶层。即使说,有些决策者并不想拿权力为公务员谋福利,但身在同一个圈子中,决策者也经不了旁边人的明敲侧击,更怕身边人的嘀咕埋怨。此时,为公务员谋住房福利的冲动已经蠢蠢欲动。
本来,“爱吾幼以及人之幼”,谋已利以及人之利,这种身边群体的疼痛,应该推动公权形成整个住房改革的思路,促动公权在“住有所居”上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却可能导致公权财力的受损,而这显然是相关方面不愿接受的。对于个别公权来说,权力是最好的资源,利用权力资源为公务员建几幢房,既能获得圈内人的掌声,又不致于大伤财力,是为不二选择。
由此可见,官本位是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的思想根源。这一思想之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那些本来应该为公众集体所享的资源,集中到了公务员群体身上,而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公务员群体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当前公务员考试热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同时也会减缓公权大处着眼推动整体改革的步伐。换言之,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必然会导致普通公民住房“低国民”。
一段时间来,一些部委和地方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正在卷土重来。针对这一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27日发表文章称,公务员住房享受“超国民待遇”危害极大。
陈淮说,公务员住房上的超国民待遇,不仅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妨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价格的稳定性,而且会对形成健康文明的住房消费模式起到恶劣的负面示范作用。这些论述,振聋发聩。但有一丝遗憾是,这里陈淮只谈及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的危害,而没有谈涉产生原因。
分析危害,是为了增强社会共识,然而,不指原因,不从根源上扎起卡口,刚刚产生的一点共识必会随时间流失。就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来说,也会沉渣泛起,会以各种形式透过制度的束缚出现在公众面前。
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产生的思想根源到底是什么?一言以概之,官本位。当前,一些部委和地方之所以打着各种旗号以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只不过是维系公务员群体的不同性,加剧公务员群体的职业优势性而已。
前轮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整个公务员队伍中应该说喜忧参半。喜者,是那些搭上福利分房车的人;忧者,是那些因故没有赶上福利分房最后一班车的人。在当前的住房价格之下,一个显明的事实是,一方面,公务员也有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公务员仅凭工资也难以买得起房。对于护犊心切的公权来说,这一现象应该是不愿接受的。在其潜意识中,应该是“近朱者赤”,既然进了公务员这个大圈子,那就应该从工资、医疗、养老、住房等层面全方位超越普通阶层。即使说,有些决策者并不想拿权力为公务员谋福利,但身在同一个圈子中,决策者也经不了旁边人的明敲侧击,更怕身边人的嘀咕埋怨。此时,为公务员谋住房福利的冲动已经蠢蠢欲动。
本来,“爱吾幼以及人之幼”,谋已利以及人之利,这种身边群体的疼痛,应该推动公权形成整个住房改革的思路,促动公权在“住有所居”上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却可能导致公权财力的受损,而这显然是相关方面不愿接受的。对于个别公权来说,权力是最好的资源,利用权力资源为公务员建几幢房,既能获得圈内人的掌声,又不致于大伤财力,是为不二选择。
由此可见,官本位是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待遇”的思想根源。这一思想之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那些本来应该为公众集体所享的资源,集中到了公务员群体身上,而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公务员群体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当前公务员考试热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同时也会减缓公权大处着眼推动整体改革的步伐。换言之,公务员住房“超国民”,必然会导致普通公民住房“低国民”。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