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要往何处去?

楼主

老何 [离线]

0☆☆☆☆☆

发帖数:228 积分212
1楼
实际上,在教育系统内,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往往实行的是“多劳少得”和“少劳多得”的原则。年轻教师工作量普遍大于中、老年教师,更是远远大于各层领导,然而,年轻教师(领导除外)都是低职称,工资待遇远远低于中、老年教师,更比领导低很多。评定职称,往往不是靠能力和业绩,而是靠关系、靠运气、靠舞弊。虽然现在在职称评定时政策有些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一、发表文章、获奖证书等影响太大,这些往往对于教育教学作用不大,一个潜心研究教学的教师肯定不如一个潜心研究发表文章和弄获奖证书的教师容易上职称,再说论文和获奖证书太容易造假。二、灵活性的政策往往有领导操控,往往是先定人后围绕这个人定政策,这就使得与领导关系不够亲近的教师落选。三、评定职称不应该限制比例,应该符合条件就上。目前很多地方限制中、高级职称比例,使得一批早就够条件的教师因无指标而上不去,然而在别的学校的年龄更小、条件差些的可能早就上了。
   强烈呼吁:在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块,取消职称(高评低聘是很难执行的),按教龄晋级,取消级与级之间的差别,不使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工资差别越来越大;大幅度提高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在教师工资中的比例,体现一些多劳多得的思想。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35:28

游大海 [离线]

0☆☆☆☆☆

发帖数:316 积分240
2楼
说起代表
中国至少有八九亿农民
可有几个代表是“真农民”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35:29
返回本版
1
2
3
4
5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