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

楼主

成哥 [离线]

0☆☆☆☆☆

发帖数:14 积分188
1楼
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物体的某一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4)原型启发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5)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动机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动力。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行为,问题当然不可能解决。   (6)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工作中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动作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论述题1.教学事项是指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引导学生的注意方式有三种:①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③配合学生经验,转到所教主题之上。   (2)提示教学目标。通过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目标和结果,形成心理定向。   (3)唤起先前经验。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因此,教师要激活学生大脑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技能,如果发现学生缺乏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就要给以及时辅导。   (4)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提供学习指导。呈现完教学内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方法。   (6)展现学习行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到新行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①眼神和表情;②随时指定学生代表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③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   (7)适时给予反馈。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未必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加复习,就难以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8)评定学习结果。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或者课堂小测验、课堂问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以一定辅导。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知识技能之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并给以复习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要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迁移。   2.答案要点: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维持秩序。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做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做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     (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43:31

波少 [离线]

0☆☆☆☆☆

发帖数:409 积分226
2楼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成 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 A.1~2 B.20~40 C.60~70 D.70~80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4.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5.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试误法 6.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以卜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B )。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9.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 )。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10.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D)。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1.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2.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C )。 A.信号学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D.言语学习 1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C)。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14.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贝尔 D.贾德 15.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A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16.创造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B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17.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 )。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18.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D )。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2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9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2.元认知是于1976年由弗拉维尔提出来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体验。 3.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三大学习定律。 4.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策略主要包括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顺向负迁移现象。 7.成就动机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它由两种成分构成: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8.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9.根据布卢姆等人对目标的定义和分类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2.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5.举例说明如何,可培养学生的智,技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2.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43:31
返回本版
1
2
3
4
5
6
7
8
10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