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亿万美元的破局3

楼主

我是新用户 [离线]

0☆☆☆☆☆

发帖数:285 积分85
1楼
国际政治较量的本质是实力的游戏。既需要谋略也需要实力。实力是玩的资本,没有资本就没有上桌的机会。既然暂时,谋略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那么是否我们就应该换一个思维了。对,这个思路就是实力。中国的希望正在于实力的快速增长。清王朝的最终崩溃不是因为忍错了,而是因为内部发展的问题。        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实力不够,问题很难解决。美国人的战争模式是一个榜样。我们能够把战争当成美国那种模式的游戏的话,那么现在困扰我们的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             我们可以为了收复领土,为了国家尊严承受一定的损失,只要这个损失是可接受范围内的。现在打,损失太大。我国无论在进攻和防御层面上的力量都显得相当不充分。笔者这里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将南海问题与越南的冲突单独割裂出来。如果我国在当前以战争方式解决和越南的冲突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很难想象我国可以实现美国那种空中打击的程度,仅仅以空中力量就瓦解越南武装力量的实力结构。如果要彻底战胜越南,恐怕我国不得不走地面推进的这条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战争的长期话。长期化的直接结果就是让更多的资金流失掉。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我国的武装力量非常之强大,已经到了世界顶尖的水平,那么即便是爆发战争,世界对于中国的信心也将大大增加。那么可以预见,资金从中国逃跑的速度会大大下降。同时,由于军事力量系统效能的提升,战争的速度也将大大加快。这样又减少了资金流失的时间。两下对比,很明显可以发现,在军事力量强大的情况之下,进行战争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会大大减少。             上面,笔者仅仅是以越南做例子来说明问题,却并不说明笔者认为我国未来破局的切入点是越南或者其他东盟国家。战争只是国家实现利益的手段。当有更好的手段实现同样甚至更大的利益的时候,国家自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即便是必然选择战争的时候,不同的方向也有利益的区别。而笔者就从来没有认为应该把切入点放在南海方向。       长久以来,笔者对于破局切入点的看法有过动摇。曾经在台湾和日本之间摇摆过,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认为破局方向就应该是台湾。现在,笔者却把破局的切入点定在了日本方向。这里面,最大的因素是认识的改变,也有国际局势变幻的因素存在。毕竟,世界大棋盘上从来不缺乏难以预料的事件。       为什么选择日本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日本历史上与我国的血海深仇。在笔者看来,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当历史的需要与现实的需要重叠在一起之后,那就没有理由继续犹豫。当然,这里笔者还是略去那诉说不完的历史原因。毕竟,谴责日本在历史上的错误并非本文的重点部分。       日本是一个强国,他比台湾地区实力强,也比越南等东盟国家强。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理论上,战争的数量是以少为佳。因而,中国不应以从弱到强的方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冲突。的确,首先解决与弱势力的冲突难度比较低。但是难度低也就意味着收益低。同时,中国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的战争风险也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存在着侥幸心理。中国军事力量没有通过战场验证之前,总有人敢于冒险去争夺那巨大的利益。当利益大到某一程度之后,自然不乏疯狂之人。       相对来说,无论是台湾问题还是南海问题,敌对程度都要远远低于对日矛盾。中日之间的领土领海纠纷,至少从笔者的角度上来看,和平解决的难度很大。无论中国之前是否解决了台湾问题或者南海问题,对于日本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中日之间在东海与钓鱼岛问题上的冲突,是历史与现实纠葛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死结。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看待这个问题都不可能纯利益化,或多或少会带有感性的思维方式。更何况,从东亚地区的未来看,笔者不得不说一句,也许一场战争,反而能够让两个国家的心态回归正常。中国人的复仇心理。日本的优越感加上恐惧被报复的心理,实际上也是东亚地区两大实力体之间无法像其它双边关系那样运作的原因。当然,这个观点,只是提出来参考,并没有确切的事例来印证。仅能够作为从心理角度上的一个推测。       山比虎大,所以敲山能够震虎。敲日本,就足以震动台湾和东盟国家。在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撑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结果都不能改变,那就是钓鱼岛和东海回到我国的手上。如果日本退缩,那么他就是个榜样。如果日本选择战争,那就用日本的战败做一个最生动的警告。       日本自身也是一个借钱大户,是世界的一个重要金融中心。这一点,是台湾和东盟国家所难以比拟的。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只要中日冲突以中国的胜利告终,那就足可以证明中日之间的国家安全程度。区别在于,如果战争,钱跑得快点。无论是快是慢,这部分钱恐怕不少将选择比日本更具有潜力也更具有实力的中国作为终点。         试想,当周边地区连日本也无法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的时候,那么谁又能够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呢?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无论是否马上解决,外界对于中国安全的信心都将上升一个台阶。这也就是用事实在说话。       暂且不论日本妥协的情况,仅说假如发生战争情况。一场战争,以最小却必须的代价,达到三场战争的效果,这才是最合算的战争。虽然笔者也想在越南挑衅的时候打越南,在印尼挑衅的时候打印尼,但是笔者知道,不能。       当前的国家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更要考虑潜在的资源利用。即便中国的实物生产力赶上或者超过美国,也都不意味着中国会拥有美国现在所拥有的优势地位。那只能证明,中国已经拥有了获得如美国一般优势地位的潜在基础罢了。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是一场打击欧洲货币的战争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现在的伊朗问题都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的本土遭到9.11恐怖主义袭击之前,美国对于恐怖主义的反应之迟钝和美国本土遭到空前的恐怖袭击之后的反应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恐怖主义体现出了他对于美国本土的巨大威胁。这种威胁已经足够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美国立刻发动了战争。美国要证明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安全。无论谁惹到了美国,他都会把场子给找回来。于是,人们在阿富汗见识到了美国颠覆一个国家政权的能力。塔利班政权控制了阿富汗百分之九十的面积,却最终迅速败给了有美国支持的北方联盟。在获得美国的支持之前,北方联盟却只能够偏居一隅,苦苦支撑。于是,世界对于美国的信心有回来了。世人都看到了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可以战胜一切对手,虽然这种状况未必会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附带效果同样也有。俄罗斯由于国家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再次威胁到美国的地位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可是中国却受到了明显了影响。不论美国是否有意从西面围堵中国。至少全世界都认为中美关系是竞争的。美国进入到了中国的西面,那就意味着中国在和美国的竞争中的安全程度又下降了。           中国的发展趋势是明显的,潜力是巨大的,不过毕竟不是美国当前最现实的金融竞争者。从科索沃战争可以看出来,美国对于欧洲的威胁还是看得非常清楚的。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而衰落的欧洲真正复兴起来了。当欧元出现的时候,美国意识到了他最佳借钱方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地缘政治上,美国和欧洲仍然是盟友的关系。然而,金融角度上,美欧之间的矛盾是非常明显的。冷战结束了。激烈的对抗不再存在于欧洲大陆的土地上。华约的消失和苏联的崩溃让欧洲的安全程度大大上升了。在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下,欧洲的借钱资格马上就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于是乎,伊拉克战争爆发了。美国又一次用他的武装力量证明了他对世界的控制权。也将更多的部队留在了中东。巴以冲突,黎以冲突,更是让整个中东地区显得动荡不安。世界石油价格上涨了。美国害怕吗?很多人都认为美国需要低油价。可是事实上,虚拟经济支撑下的美国对于高价能源的承受能力要远远强于中国,甚至也要强于欧洲。(未完待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潜意识在美国的军事力量的不断展示下形成了。世界上,只有美国的石油安全最有保证。谁用不上油,美国都用得上油。真到了石油不够分的一天,美国人将可以用他们的飞机坦克去获得石油。在伊拉克,美国人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人在中东停留的决心是非常强烈的。在中东地区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支撑世界对于美国信心的最好手段。在美国人的刺刀面前,无论是沙特还是科威特又或者阿联酋都是一样。他们需要和美国搞好关系。             萨达姆政权存在了那么长的时间。即便从海湾战争开始算,也有十多年时间了。美国人又为什么选择在2003年要铲除之呢?仅仅是反恐战争的延续吗?笔者清晰地记得。萨达姆在战争爆发之前曾经宣布过一件事情,那就是石油出口将转变为以欧元结算。             美国的借力,让世界给他打工的一个最重要手段就是其铸币权。石油以美元结算替代了黄金确保了美国的货币信用。现在的伊拉克石油出口以什么结算?笔者没有去调查,实际上也用不着调查。萨达姆当初的行动一方面是一个石油出口国的转变,另一方面则可能起到一个负面的带头作用。于是,美国人行动了。美国人要让中东产油过都认识到,想威胁美国的借钱能力的结果。             欧洲,德国法国当初都是反对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那是他们的利益。他们互相之间是在争夺欧元的领导权。可是在对待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伊拉克选择石油以欧元结算,绝对是欧元的一大机会。同时还可能会有更大的难以估量的带动作用。因此,哪怕是与美国针锋相对,他们也在所不惜。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还联合了俄罗斯。问题是,他们低估了美国的决心。甚至美国人就根本不在乎安理会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在庞大的现实利益面前,美国愿意以软实力的损失作为代价。于是,欧元只得继续以弱势姿态在与美元的较量中等待机会。            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解决了。如果事情就这样的话,美国人不可能无限制地留在中东地区。至少,美国人不可能让规模庞大的陆军长期滞留中东。如果伊拉克很快稳定了,美国人得走。如果伊拉克长期不稳定,美国人民也不会允许第二次越南战争出现的。于是,伊朗核问题适时地走上了前台。有了伊朗核问题,那么伊拉克的稳定似乎又不仅仅是个单独的问题了。伊朗,被美国有意无意地塑造成了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关键。甚至连伊朗自己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世界同样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美国人还为了伊拉克问题与伊朗谈判了。全世界都看到了。            美国人长期滞留中东地区变得顺理成章了。他不用为此损失更多的软实力。因为那方面的代价早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虽然现在伊拉克境内的事态有一点失控,但是绝对没有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美军的伤亡人数在伊拉克范围内并没有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种损失,和收益相比,完全是可以承受的。相比欧洲每天因此而损失的利益,可以以十亿甚至百亿为单位来计算。由此可见,美国并不像他自己所标榜的那样人人平等。士兵的生命在利益面前仍然可以交换。只要这个利益足够大。美国政府就会用他们的士兵那年轻的生命却交换资本家们满意的笑容。美国政府在此之前是否将这种交换关系告诉过那些本应当享有知情权的士兵呢?当然,这个问题不是重点,笔者这里也仅仅是略微这么一感慨罢了。             伊朗现也转变为欧元结算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欧元结算能够拉拢欧洲。实际上这是伊朗的错觉。他这样做只会让他更危险。伊拉克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欧洲的政治阻挠事实上根本不可能阻挡住美国的军事打击。这也就是道理在强权面前的无力。相信大家也都看到欧洲在伊朗问题上和伊拉克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了。在认清了力量对比之后,欧洲没有再次妄图靠自己来遏制美国,而是选择了压迫伊朗向美国妥协。             之所以现在伊朗还没有受到美国的打击,事实上是美国的策略而已。无论是欧洲所做的,又或者伊朗所做的,对于美国的影响都不是特别大。美国还没有打击伊朗,那是因为伊朗对他造成的损害还比不上伊朗问题存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毕竟,在美国占领了伊拉克之后,伊朗的影响力无法渗透。也就是说,伊朗所能够影响到的基本上就只有他自己了。通过这种对峙却不战争的状态,让美国继续盘踞伊拉克的理由显得越发充分。即便普通民众认识到了他们的丈夫、儿子是为了资本家的利益在打仗,他们也不得不考虑到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于美国在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打击。在美国普通人民中,传播民主信仰的理念的存在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             试想,一旦美国占领了伊朗,而伊拉克也平静下来了,之后呢?现在,伊拉克不平静,即便平静了,伊拉克政府也需要美国的力量抵抗来自伊朗的“威胁”。可是,一旦伊朗和伊拉克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就得重新洗牌了。谁又知道在自己的大兵离开伊拉克以及伊朗之后,两国政府会怎样抉择。             如果美国不得不自己去干掉他曾经大力支持的“民主政权”的话,那可是一个绝大的讽刺呀。与其这样,还不如以相对保守的策略确保美元在石油结算中的绝对统治地位。仅仅一个伊朗,还是无力从整体上撼动美国的借钱资格的。欧元,也绝对不可能因为一个伊朗就成为真正的世界级货币。             因而,笔者预计,伊朗在一个阶段里应当是安全的。现在伊朗自己老是制造紧张的气氛,而美国又总是喜欢推波助澜。搞得似乎明天战争就会爆发一般。不可否认,伊朗的行动一直在向美国证明他的抗打击能力的强大,也在展示他杀伤美军的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吓阻作用。可是当利润大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什么风险都是值得冒的。伊朗现在的行动相信很合美国人的意图。对抗的感觉越是浓烈,欧洲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美国的底线相信应该是核武器。伊朗不是朝鲜。朝鲜的北后有中国。欧洲是绝对无力在中东地区保卫伊朗的。不仅仅力量不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决心。一旦伊朗真正拥有了核武器。那对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又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了。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已经让美国遏制中东产油国拥有核武器的欲望很有难度了。如果再加上一个伊朗,那么这个砝码就太重了。             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中东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大量的有核国家,那美国以后的中东政策就将被这些核武器所捆绑。美国不可能坐视这种局面的出现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5/13 15:36:06

文昌 [离线]

0☆☆☆☆☆

发帖数:108 积分30
2楼
轻轻巧巧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5/14 15:10:11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