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80后一夜长大

楼主

金华驾校网 [离线]

0☆☆☆☆☆

发帖数:119 积分-19
1楼
灾难中,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长期以来,“80后”只是作为中国传媒盛宴上的一道热菜而存在。学生、作家、歌者、军人、政客、网络英雄,这些身份各异的年轻人被舆论有意无意地妖魔化,甚至被渲染成炒作成瘾的人。事实上,浮躁、急功近利和热衷于自我表现,确实是“80后”们表现出来的幼稚病。在这个言论自由、氛围和谐的年代,借助网络和其他可以自由表达的途径,他们不可能继续沉默下去。调侃、忧伤的文字,独立影像,地下音乐,不管以怎样的方式,他们都是在努力成长。虽然不可避免要遭受误解、管制甚至扼杀,但他们根本无法按照前辈们的愿望,通过自我改造而变得驯服、妥帖,他们跟所有新生势力一样,一边在探索如何冲出重围,一边继续特立独行,用一言一行锻造新的话语风格和成长传奇。         如果说时光之翼不曾把那些年轻的身躯带回往事,只是不知疲惫,一路向前。那么他们至少在历史的书卷、老人的回忆和互联网上发现了隐藏在人生中的秘密——每一代人都在走同一条路,就算面目全非,就算走过之后伤痕累累,最终还是要让年幼的冲动回归到温热的现实。现实并非如我们用语言描述的那样冷漠,它就像吃饭、睡觉那样自然而被我们需要。那些由“新概念”、“选秀”、“炒作”堆积起来的激情泡沫,不可能永远带着七色光晕高高在上,工作、升迁和生儿育女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逻辑。         真正的成长,不是留着胡须和染成白发就可以草草了事,它包含了太多难以承受又必须承受的疼痛。到了一定阶段,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前一代人必将退后,后一代人必将向前,若要顺利完成这种过渡,后者就要从心灵上彻底脱掉脆弱的壳,用坚强的意念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接过前者手中的权杖。         毫无疑问,“80后”所要经受的考验,不比以往任何一辈人更少。物质和精神交锋愈来愈激烈的今天,他们对成功的渴求和主人翁的意识更加强烈。自主、自便、自由的先天气质,使他们对于主导整个社会有着更大的兴趣。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先前标榜的我行我素与不合作的精神未能奏效。怎样调整好状态,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接近主流进而颠覆或创造新的主流,成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面前,一夜长大    在举国欢庆元旦的时候,谁能想到2008年的开局会如此崎岖?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正在迅速崛起的现代中国经历了罕有的成长之痛。早春南方的雨雪冰冻突然酿成奇祸,3月拉萨的打砸抢骚乱一时黑云压城;安徽的手足口疫病刚刚缓解,四川大地震又骤然爆发。国运将兴,竟多磨难;巨龙抬头,风暴随之。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牵动了自官方到民间、自大陆到海外的许许多多人,他们哀悼死难同胞,资助震后重建,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开往受灾现场的解放军和志愿者中,青春逼人、热血也一样逼人的“80后”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灾难唤醒了民众的团结意识和血脉相连的同胞之情。“80”一代在“3?14”事件中异军突起,以理性、坚定的态度与流利的外文向世界揭示了真相,为中国争得了崭新的尊严。大地震中,互联网、电视、手机随时传递着信息、推动着救援,更一刻不停地交流着一国同胞的感情和力量,竟成为国家的再造之具。         “80后”代表性人物韩寒,在地震刚刚发生不久,就在自己的博客中声明,他要通过亲赴灾区而不是捐款的方式,表达对灾区的援助。他自费组建维持了一个救灾团队,在大规模救援队伍进入前就踏进了条件艰险的灾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呼吁灾区需要帐篷和医疗人员,并理性地告诫大家不要随便涌入灾区,避免危险和给救援“添乱”。几乎同一时间,另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张悦然,也进入北川县城,其中一半的路都是徒步进行的。在帮助受灾者的同时,这个敏感的女孩真切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在博客里,她流露了在进入险境时对父母的思念:“我总是令他们担心,很抱歉”。         在此之前,“80后”群体被理解成为一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心灵脆弱的“垮掉的一代”。上世纪90年代,教育学家热衷于拿中国孩子跟别国孩子作比较,以证明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只能训练出一批生活不能自理的寄生虫。事实上,中国的年轻一代并非那样羸弱不堪,在生存压力和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勇敢、热情、自觉,而且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灾难面前,一夜长大    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和创伤,在巨大的悲痛和那种感同身受的毁灭性体验中,我们同时经历了心灵上的磨砺。若要继续安稳的生活下去,就必须要抛开胆怯、悲观的情绪,树立时刻准备好应对新的灾难的坚强信心。对于那些在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唯有如此,才是最好的告慰。        “5·12”在时间上已经划上了休止符,但是“80后”的成长仍在进行时。杰克?克鲁亚克说:“不过,贾非,我们知道,我们俩是永永远远不变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在灾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但会更坚强、更成熟,而且也会有一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赤子之心。“志愿者”,其拉丁文本源之意是“希望、决心或渴望”。面对废墟,面对求救的眼神,这一群人在那一刻怀着同一种希望、抱着同一种决心、认定了同一种价值:同情的正义和反哺的正义。         怀有这种正义,志愿者们触摸到了自己的内心。而这个国家,正生长着一种多么美好的公民情感表达。汶川地震,震醒了中国,震醒了蓄势待发的中国年轻一代。他们在所有人丝毫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夜长大。他们的所言所行,甚至已经超过了公众的预期。当灾难将临时,他们没有慌乱,没有躲避,献血、捐款、志愿行动、奔赴疆场,他们干得太漂亮了!一举纠正了以往人们对“80后”的看法,为曾经的幼齿成功洗底。         大灾害变成了大熔炉,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体验着公民的身份,体会着中华民族的含义。我们必定全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揪心的悲痛中同时感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幸福,悲欣交加。我们看到国家正在走向成熟,我们悠久的文明历久弥新,正在经历激动人心的现代重生。从瓦砾中被救出的小女孩在解放军的担架上嫣然而笑,是我们眼中最美丽的笑脸;震后的废墟上由居民插上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是我们眼中最美丽的景色。         在这个不能被忘记的春天,我们感受了深刻的痛苦,经受了巨大的考验。“80后”一代,在种种危机的锻炼下,非但没有被打趴下,骨骼反而日益强健,思想反而日益成熟,在灾难中,他们与中国一起成长。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5/23 9:34:45

甜饼 [离线]

0☆☆☆☆☆

发帖数:416 积分38
2楼
80后是有个性的一代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5/29 22:56:52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