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们”离开的背后是失败的中国民众

楼主

熊猫也算猫 [离线]

0☆☆☆☆☆

发帖数:41 积分120
1楼
当我5岁的儿子提出放弃参加学校的钢琴比赛后,我先是有点惊讶,然后去问她的妈妈这孩子怎么了。他的妈妈很生气地对我说:亏你还是孩子的父亲,你一点都不理解你的儿子?理解这两个字,很沉重。当初我决定把儿子安排进全国最好的幼儿园伊顿双语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培养他独立的生存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双语环境下,和国际上的小朋友在一起上课,一起实践,让我觉得当初选择伊顿并没有错。眼看着和国际上的小朋友一次真刀真枪的较量就要开始的时候,他却告诉我他想放弃钢琴比赛。我真的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样的结果,我如何去理解呢?是的,他是我的儿子,大赛面前逃避这不像他的性格,可是还有好的理由去解释吗?直到昨天晚上,妻子告诉我,儿子一个人在房间里,边练钢琴边哭,原来他的手指在学校课外活动的时候挫伤了。今天中午,我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都将目光聚焦在鸟巢的跑道上。那一瞬来得太快,以至于连我都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当主持人反复阐述刘翔退赛的事实后,我知道他真的离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儿子的事和他如此相像,我把心中的惋惜转化成了欣慰。但是当我上了网络论坛后,我有点惊诧,惊诧于网上此起彼伏的谩骂声。当杜丽射失中国第一金后,我们的网友就开始他们带有讽刺性的语言秀;当朱启南拼尽全力在决赛中夺得银牌的时候,网络上遍布着不带脏字的泄愤表演;当中国赛艇队错失绝好的夺金机会后,赛艇队先前的夺金誓言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国奥的小组折乾,程菲的金牌梦碎……几乎每一次失利,我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那么一个庞大的原型——失利讽刺组织。这个组织的第一性征在网民层面就是打着“民族自豪感”的旗号,用“很黄,很暴力”的语言竭尽一切之能事,挖苦“受伤”的运动员;在媒体层面就是,放弃报道银牌、铜牌的获得者;在地方层面就是,关爱不会延伸到铜牌、银牌获得者的家乡。当中国女子佩剑领先10剑以及9剑的时候,包莹莹在巨大的压力下,先后输了12剑。而谭雪在领先4剑进入最后一局的情况下,也输掉了最终的比赛。同样地,中国足球可以输给被澳大利亚打成筛子的卡塔尔,而后却又能在澳大利亚人的主场拿回三分。作为观众,作为培养他们的根基,我们这些所谓的支持者有没有思考这些失败到底是为什么?不是这些运动员输不起,是我们这些观众输不起,是我们的心理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失败的是我们。哥伦比亚的举重运动员可以因为一枚银牌,激动地失声痛苦;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汤普森在跑完100米后像冠军一样披着自己祖国的国旗绕场欢呼;中国的运动员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承载他们的水太容易波澜了。他们执着地认为,这些运动员应该义务地给他们带来快乐,就像古罗马的斗技场一样,不惜他们的身体……刘翔退赛了,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伟大的。他没有扇自己的耳光,他扇的是中国人虚伪的民族自豪感。我也是中国人,我理解我的儿子,但是我渐渐地开始不理解“我们”这个群体了,因为“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儿子”。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8/21 8:43:00

阿落 [离线]

3★★★☆☆

发帖数:166 积分1319
2楼
刘翔因伤退出比赛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失望是肯定会有的,但是在一瞬间的失望之后,更多的是担心刘翔的病情,希望他早日康复。毕竟,“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首先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8/21 9:43:39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