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利坚的热情

楼主

博雅瓜瓜 [离线]

0☆☆☆☆☆

发帖数:186 积分86
1楼
大学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加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国未来领导精英CFL项目。与一群十分优秀的同学一起,访问美国这片引领世界进步的土地,我看到了一片不同的视野,收获了一次珍贵而影响深远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踏出国门参加一个多元化的学术访问活动,当飞机飞越北冰洋上空,降落在大西洋沿岸,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周围的一切是如此的不同却真实,一个全新的环境给了我全新的氧气,让我尽情呼吸。 
 在旧金山访问Stanford是在我日程的最后一天,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从浪漫悠闲的渔人码头来到森林式风格的Stanford校园,校内的楼房
都是黄砖红瓦,四平八稳,不像哈佛、耶鲁那样风格各异、年代不同,也少了普林斯顿墙壁上爬满的常春藤,但却在楼道的拱廊间、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溢出了浓浓
的学术文化气息。穿过中心广场,踩着满地金色的落叶,我们走进了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的大楼。Ronald教授为我们就从日本汇率问题看中国汇率僵局为题做了讲座。在热烈的Q&A环节后,我们在Stanford的
学生活动中心与Stanford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交流晚餐,与不同文化背景的Stanford学生做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更直接地看到了我们
与他们的差异,让我深刻体会到一种美国青年人的热情与勇气。  拿晚餐开始前大家一起布置座位来说,我们很自然地把椅子摆成一排一排,像在演讲厅
听报告的时候一样,而Alex见状,用一种幽默的眼神看着我们,玩笑道:“There is no presentation. You guys
don’t have to sit like
that.”这个小小的细节,我才意识到我们潜意识中的那种惯性思维。创新就是要跳出思维的框框,虽然这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但是这里反映出来的这种
思维的定式在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晚餐正式开始之后,我们与Stanford的几个学生分别进行了交流,聊到美国的生活,聊到Stanford
的学习环境,聊到毕业后的规划。我与Stanford的Asia-Pacific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ASES)的President Alex
Selig聊了很多。他今年毕业,谈到他与几个今年一起毕业的同学一起创办的公司,可以看得出他脸上洋溢的一种自豪、热情与希望。工科出身的他与一些同学
决定创业成立这家公司是为了将他们当时研究的一项新技术直接用到实际当中,形成一种新产品,进行区域性的销售使用试验。而在公司员工的构成上,他并没有把
重点之一放在财务、营销方面,在40个员工中仅有6名是负责该方面。我们聊到美国的就业状况,我了解到在类似的企业中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占员工的比例都很
低,公司很重视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他的公司也是着重于技术开发方面。而我跟他聊到我之前一直兼职的一家美国本土企业JMX,它比较特别的运营和营销模式
当时吸引了我,我将这些理念与他交流,他觉得十分有意思,玩笑说说不定哪一天他会把这些模式理念用到他的公司里。在交流中,我很欣赏这些学生的是一种敢于
思考、敢于尝试的勇气。我们也想过创业,但到最后真正能有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人又有几个?很多事我们觉得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
这种勇气。我们交流得很愉快,甚至遗忘了桌上的食物,很快我们要离开Stanford结束这一天的行程。互换名片之后,与这些学生一起,我们用相机在
Stanford的学生活动中心留下了一群快乐的身影。  离开美国已经有两个多月,但我还是能感受到美国人民的热情和自由。在Columbia
校园里遇见的学生、美联储波士顿总部的官员Mark、纽约街头的游客、甚至博物馆的保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可贵的真诚。而从CFL回来之后,我
想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坚定了我留学美国的决定,希望在一年之后,我会再次站在美国的土地上,为自己的梦想学习、成长。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9/6/24 16:40:14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