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剑桥大学著名教授Mr. Keith S. Taber谈英国教育
浏览量:323 回帖数:0
1楼
春天的Cambridge小镇一如既往的阴霾,剑桥大学的Dr. Keith S.
Taber为我们中国未来领导精英项目CFL的代表们介绍了英国的教育体制,包括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英国大学历史,管理体制,大学联盟,比如类似美国的
常青藤的Russel Group。最后他还热情洋溢的推介了剑桥,介绍了剑桥有代表性的学院,如教育学院Homerton College。Mr.
Keith原是化学博士,现在的兴趣是learning in science,他的专长是中学科学教师的培训。
Dr. K. T.
在讲座中提到: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挑战。入学率从1989年的17%增长到1997年的34%,而在此期间对学生人均教育费用
的投入却下降了36%。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处于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中,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注入,英国的大学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大学急需通过改革获得更
多经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持英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准利国际竞争力。为此,政府在2003到2006年间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是增
加学费。同时,为了使有意愿上大学的学生不会因无力支付学费而放弃受教育的机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提供经济帮助的政策,包括延期
交费、学生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我们认为,要增加入学机会并建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制,就得有人付钱,而目前英国正在推行的政策比较公平,也就是由高
等教育受益的双方,即政府和学生共同负担费用。英国高等教育收费及对学生资助的改革,对英国高等教育体制、高校、学生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如
同任何改革一样,有利也有弊,有人欢迎也有人反对。一方面,从总体来看改革是积极进步的,因为国家在努力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总投入,尤其是对学生资助,这会
鼓励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改革也引发了对不同学费标准、提高学费对入学的影响、学生债务及大学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担忧。增加学费和贷款不能够完
全解决英国高等教育资金体制中的问题,政府需要更有的放矢的将费用投入到更需要它的学生身上,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英国的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
源、使用,及对贫困生帮助的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显然,在让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不应让贫困生因学费问题而丧失可能改变其一生命运的受教育机会。
Dr. K. T. 重点介绍了Cambridge的几所著名的学院,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教育学院Homerton
College了。众所周知,Cambridge的教育学专业在整个英国排名第一,Homerton学院理所当然的享有全英国最知名教育学院的美誉。
Homerton的楼群建筑既没有King’s College张扬的恢弘与大气,也没有St. John’s
college典雅中流露出的贵族气质,它给人的感觉是简洁,古朴而内敛,正如为人之师所需的远离浮夸与躁性。
Dr. K. T.
还谈到了一些剑桥景观,比如说名声在外的“小”数学家桥。说它“小”是因为数学家桥是剑桥一座跨度小于30米的桥;说它意义重大,体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
授们都对这座小木桥的由来引以为豪,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数学的魔力,以及为科学理论是如何运用到实践中这样一个问题做了最好的诠释。当时的英国在剑桥汇聚了
众多的为宗教所不容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广泛,其中数学以及几何学的原理的发展使得它们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学者认识到,科
学理论可以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能够使得人们平时看似琢磨不定的事物发展变化现象变得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们的两样根本活动,于
是某一天,当几个学者(可能包括工人们和学生们)在剑桥开始设计这座小桥的时候,他们没有直接根据以往的经验,按部就班地建造;而是根据数学原理,精心设
计了桥的结构,他们绘制了桥的草图,并在不久以后将一座未用一颗钉子和任何支撑的桥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算是一项杰出的工程。由此,
科学和工程的最早关系就此体现,充分将科学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做法代代相传。而且,越来越多的成功实践也让人们对这些伟大学者的理论崇敬不已:数学桥
的深远意义也许正在于此。我们十分欣赏这个理念,而且相信它在未来也会使无数人受益无穷。
讲座之后,Dr. K.T.带我们参观了Homerton学院的图书馆,教学楼和一些多功能教室,最后一起喝了下午茶 —
这是令我感触颇深的一点,英国人无论多忙或多闲,下午三四点的tea
time是雷打不动的。一杯咖啡,一块点心,十几分钟交谈下来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瞬时拉近。我们小组成员和Dr. K.
T.一起探讨了学科选择和男女平等问题。
在学科选择这一问题上面,Dr. K. T.
谈到在英国中学,大部分学生都倾向非理工科课程,大约80%的男生不喜欢生物,70%的女生不喜欢物理。更严重的是,在Higher
Education中,更多的学生选择商科的学习而非传统的理工专业。对此,Dr.
K.T.表现出一丝担忧,毕竟,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意识停滞不前,再高明的营销策略也如履薄冰。这个曾经以工业革命主导世界的国家,也许正面临
前所未有的转变。当虚无的货币符号取代坚船利炮统治世界,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反观今日的中国,仍然有大部分学生选择就理工科,做一些非常实际的
science-related工作,Dr. K.T. 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同。China
Prize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而我们在产品的研发创新领域依然有相当大的上升潜力。
女权问题是我们在和教授聊天过程中谈到的颇富戏剧性的话题。出乎意料的是,Dr.
K.T.认为,大多数英国人对男女平等的看法并不像我们大多数国人想象和宣传的一样 —
他们并没有更为自觉的或发自内心的同意许多女性所倡导的男女平等;事实上更准确地说是他们在法律法规上更强调男女平等,但在观念上上却并不一定是这样。他
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雇主要提供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这时有一男和一女来竞争。从材料和个人简历以及面试等等看来,两个人都同样出色,同样适合这
个工作。在这个时候把不可以去问这位女性她是否准备结婚,是否准备生小孩等等,因为这些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但是这并不妨碍雇主在心里考虑这些问题。而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问题使得最后的结果是雇主会更倾向于雇佣这名男性,因为女性因为婚姻和生育所得到的假期会影响她完成管理员的工作,当然如果将来男性会
生小孩的话结果就可能不一样了。就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韩頔提出的观点是现在所谓的提倡男女平等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对于女性的不尊
重。因为现在的许多女性维权运动就是在争取女性拥有和男性完全一样的平等,包括许多在生理上已经决定的更适合于男性进行的工作。我们所要做的不应该是盲目
争取女性获得进行这些活动的机会,而是思考如何突出那些更适合或由女性更为擅长的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是维护女性权利的根本保证,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
的认同。
最后最重要的是感谢CFL项目为我们提供的来剑桥大学访问的机会,感谢Dr K.T.
为我们详细介绍英国教育体制与剑桥的情况,他精彩的演讲引发了我们头脑风暴。我们随后就教育经费和女权问题等做出探讨,往往在聊几句之后又有新的思路。大
家也在思考,激烈的讨论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我们自视甚高,可以对中英教育的优劣评头论足?难道是因为我们崇洋媚外,轻松否定我国教育?又或者是因为我
们只想和Dr. K.T.
找点话题,练练口语?都不是。我们所有人从心底希望中国的教育逐渐进步,让我们国内的教育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让自己的国家变好,是每个人的本质属性。
CFL的初衷是希望能通过组织优秀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访问,让大家开阔眼界,扩展思路,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发现与见解能做点什么。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
强则中国强,现在简陋的想法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时被问及,这东西有什么用,他反问,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今天的想
法也许会在某一天成为我们做决定的依据。很明显,好的教育体制不是说出来或者空想出来的,我们提供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汇成上文,希望能激发更多人的思考。
Taber为我们中国未来领导精英项目CFL的代表们介绍了英国的教育体制,包括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英国大学历史,管理体制,大学联盟,比如类似美国的
常青藤的Russel Group。最后他还热情洋溢的推介了剑桥,介绍了剑桥有代表性的学院,如教育学院Homerton College。Mr.
Keith原是化学博士,现在的兴趣是learning in science,他的专长是中学科学教师的培训。
Dr. K. T.
在讲座中提到: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挑战。入学率从1989年的17%增长到1997年的34%,而在此期间对学生人均教育费用
的投入却下降了36%。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处于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中,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注入,英国的大学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大学急需通过改革获得更
多经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持英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准利国际竞争力。为此,政府在2003到2006年间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是增
加学费。同时,为了使有意愿上大学的学生不会因无力支付学费而放弃受教育的机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提供经济帮助的政策,包括延期
交费、学生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我们认为,要增加入学机会并建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制,就得有人付钱,而目前英国正在推行的政策比较公平,也就是由高
等教育受益的双方,即政府和学生共同负担费用。英国高等教育收费及对学生资助的改革,对英国高等教育体制、高校、学生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如
同任何改革一样,有利也有弊,有人欢迎也有人反对。一方面,从总体来看改革是积极进步的,因为国家在努力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总投入,尤其是对学生资助,这会
鼓励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改革也引发了对不同学费标准、提高学费对入学的影响、学生债务及大学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担忧。增加学费和贷款不能够完
全解决英国高等教育资金体制中的问题,政府需要更有的放矢的将费用投入到更需要它的学生身上,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英国的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
源、使用,及对贫困生帮助的政策制定有借鉴意义。显然,在让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不应让贫困生因学费问题而丧失可能改变其一生命运的受教育机会。
Dr. K. T. 重点介绍了Cambridge的几所著名的学院,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教育学院Homerton
College了。众所周知,Cambridge的教育学专业在整个英国排名第一,Homerton学院理所当然的享有全英国最知名教育学院的美誉。
Homerton的楼群建筑既没有King’s College张扬的恢弘与大气,也没有St. John’s
college典雅中流露出的贵族气质,它给人的感觉是简洁,古朴而内敛,正如为人之师所需的远离浮夸与躁性。
Dr. K. T.
还谈到了一些剑桥景观,比如说名声在外的“小”数学家桥。说它“小”是因为数学家桥是剑桥一座跨度小于30米的桥;说它意义重大,体现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
授们都对这座小木桥的由来引以为豪,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数学的魔力,以及为科学理论是如何运用到实践中这样一个问题做了最好的诠释。当时的英国在剑桥汇聚了
众多的为宗教所不容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广泛,其中数学以及几何学的原理的发展使得它们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学者认识到,科
学理论可以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能够使得人们平时看似琢磨不定的事物发展变化现象变得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们的两样根本活动,于
是某一天,当几个学者(可能包括工人们和学生们)在剑桥开始设计这座小桥的时候,他们没有直接根据以往的经验,按部就班地建造;而是根据数学原理,精心设
计了桥的结构,他们绘制了桥的草图,并在不久以后将一座未用一颗钉子和任何支撑的桥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算是一项杰出的工程。由此,
科学和工程的最早关系就此体现,充分将科学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做法代代相传。而且,越来越多的成功实践也让人们对这些伟大学者的理论崇敬不已:数学桥
的深远意义也许正在于此。我们十分欣赏这个理念,而且相信它在未来也会使无数人受益无穷。
讲座之后,Dr. K.T.带我们参观了Homerton学院的图书馆,教学楼和一些多功能教室,最后一起喝了下午茶 —
这是令我感触颇深的一点,英国人无论多忙或多闲,下午三四点的tea
time是雷打不动的。一杯咖啡,一块点心,十几分钟交谈下来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瞬时拉近。我们小组成员和Dr. K.
T.一起探讨了学科选择和男女平等问题。
在学科选择这一问题上面,Dr. K. T.
谈到在英国中学,大部分学生都倾向非理工科课程,大约80%的男生不喜欢生物,70%的女生不喜欢物理。更严重的是,在Higher
Education中,更多的学生选择商科的学习而非传统的理工专业。对此,Dr.
K.T.表现出一丝担忧,毕竟,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意识停滞不前,再高明的营销策略也如履薄冰。这个曾经以工业革命主导世界的国家,也许正面临
前所未有的转变。当虚无的货币符号取代坚船利炮统治世界,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反观今日的中国,仍然有大部分学生选择就理工科,做一些非常实际的
science-related工作,Dr. K.T. 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同。China
Prize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而我们在产品的研发创新领域依然有相当大的上升潜力。
女权问题是我们在和教授聊天过程中谈到的颇富戏剧性的话题。出乎意料的是,Dr.
K.T.认为,大多数英国人对男女平等的看法并不像我们大多数国人想象和宣传的一样 —
他们并没有更为自觉的或发自内心的同意许多女性所倡导的男女平等;事实上更准确地说是他们在法律法规上更强调男女平等,但在观念上上却并不一定是这样。他
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雇主要提供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这时有一男和一女来竞争。从材料和个人简历以及面试等等看来,两个人都同样出色,同样适合这
个工作。在这个时候把不可以去问这位女性她是否准备结婚,是否准备生小孩等等,因为这些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但是这并不妨碍雇主在心里考虑这些问题。而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问题使得最后的结果是雇主会更倾向于雇佣这名男性,因为女性因为婚姻和生育所得到的假期会影响她完成管理员的工作,当然如果将来男性会
生小孩的话结果就可能不一样了。就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韩頔提出的观点是现在所谓的提倡男女平等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对于女性的不尊
重。因为现在的许多女性维权运动就是在争取女性拥有和男性完全一样的平等,包括许多在生理上已经决定的更适合于男性进行的工作。我们所要做的不应该是盲目
争取女性获得进行这些活动的机会,而是思考如何突出那些更适合或由女性更为擅长的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是维护女性权利的根本保证,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
的认同。
最后最重要的是感谢CFL项目为我们提供的来剑桥大学访问的机会,感谢Dr K.T.
为我们详细介绍英国教育体制与剑桥的情况,他精彩的演讲引发了我们头脑风暴。我们随后就教育经费和女权问题等做出探讨,往往在聊几句之后又有新的思路。大
家也在思考,激烈的讨论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我们自视甚高,可以对中英教育的优劣评头论足?难道是因为我们崇洋媚外,轻松否定我国教育?又或者是因为我
们只想和Dr. K.T.
找点话题,练练口语?都不是。我们所有人从心底希望中国的教育逐渐进步,让我们国内的教育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让自己的国家变好,是每个人的本质属性。
CFL的初衷是希望能通过组织优秀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访问,让大家开阔眼界,扩展思路,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发现与见解能做点什么。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
强则中国强,现在简陋的想法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时被问及,这东西有什么用,他反问,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今天的想
法也许会在某一天成为我们做决定的依据。很明显,好的教育体制不是说出来或者空想出来的,我们提供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汇成上文,希望能激发更多人的思考。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9/7/3 14: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