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乡间都是爱——记监利师范附小和江城中学的支教老师们

楼主

十六 [离线]

0☆☆☆☆☆

发帖数:32 积分205
1楼


洒向乡间都是爱



——记监利师范附小和江城中学的支教老师们

通讯员 兰儒宏

  秋逝冬至,春去夏来,福田寺镇活跃着一支教师队伍。他们扎根农村学校,全身心投入教学,在福田教育这块沃土上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践行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诺言。他们就是师范附小和江城中学选派到福田支教的教师们。



无悔的选择

  去年9月,针对乡镇学校教师编制紧缺、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为实现县、乡两级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监利县教育局出台县城教师下乡支教的政策。师范附小的阳慧芳、邹斌,江城中学的彭贤忠、万育华等10位教师得知消息后,说服家人,克服各自不同的困难,主动请缨来到福田支教。
  福田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人因此走出了这块贫瘠之地。教师们初来乍到,一切都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各方面条件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学校没有教职工食堂;当地教师连自己住房都紧缺,哪有他们的安置之所?面对食宿都无保障的境况,他们既没有心寒,更没有退缩。相反地,更坚定了他们支教农村的决心。他们在理解学校难处的基础上,不给支教学校添加任何麻烦,自行安顿食宿,丝毫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在福田中心小学支教的阳慧芳等5位老师租住在附近农户家里,他们往返上下班,轮流做饭,工作、生活井然有序。在柳关小学支教的彭贤忠老师寄宿在镇内小河村一位亲戚家中,无论风霜雨雪,每天清晨,他总会按时出现在学校,上下班全靠一辆单骑相伴。当地学校的领导找他们谈心,同事们与他们闲聊时,他们没有一人流露埋怨情绪,总是笑着说:“生活苦点、累点不算啥,就怕自己在这里做得不好,学生和家长对我们不满意。”



拳拳的爱心





习惯了城里生活的教师们,能否适应单调的乡村生活?能否走进农村孩子们的心中?开始,人们还心有疑虑。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了,事实证明,教师们不但适应了,而且伴着一份自信和坦然。
  都知道,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学习基础差,行为举止不大文明。更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因为生计缘故,长年奔波在外,交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管,学习无人监管,生活放任自流。高年级的学生受其成长环境影响,普遍存在厌学情绪。面对这些“问题孩子”,老师们不推不诿,主动与孩子们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用知识和真情感化他们。
  在福田中心小学支教的阳慧芳老师班上有个叫刘子丰的学生,祖籍四川,父母不在身边,随七十多岁的奶奶生活。这个孩子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也差。阳慧芳了解情况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做作业,不时地找机会与他谈心。渐渐地,刘子丰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喜人的进步。
  柳关小学二(2)班有个学生因为贪吃零食,拿了同学两元钱,被同学们骂为“小偷”,冷落在教室的角落里抬不起头来。彭贤忠老师摸清事情原委,及时开展心理辅导,还就此开了一个主题班会,不仅帮他找回了人格尊严,还教育了其他同学。
  六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升学,心理压力大,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阳慧芳、彭贤忠等支教老师利用生动的教例,对同学们开展人生观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心理辅导教育,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轻松快乐、勤学奋进的天空。


神圣的使命



  福田教育情况比较特殊,两所公办小学学生数量多,教师编制紧,教师课业负担重,绝大多数班级属大班化教学(班级人数达到60人以上)。支教教师一切听从学校的安排,以神圣的使命感挑起教学重担。在福田中心小学,5位支教教师人平课时达13节以上,且全都是语、数、科学等大科目。
  一年来,他们不计名利,不以城里人自居,严格遵守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当地教师打成一片。福田教管组的一项记载显示,所有支教老师全都是备课工整精细,教学严谨,作业批改仔细;单元检测有分析、有统计,辅导有资料、有记载。阳慧芳老师在支教期间坚持写教学随笔,乐于积累,勤于总结;彭贤忠老师课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科学课题,辅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年来,他们所任教的学科在期中、期末考试评估中,及格率都在90%以上,优秀率达到50——60%;辅导学生频频获奖。他们给福田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也给农村教学留下经典的话题。



满意的答卷



  “送优质课下乡,送先进的育人理念进校园”,这是教育局领导的嘱托,也是在福田支教的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和有益尝试。一年来,他们以身示范,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帮教活动。大到FLASH课件的示范制作,小到备课环节的精心指导。一月一节示范课,一月一次教学研讨,一月一篇教学案例编写,严谨有序,效果显著。通过支教教师一年的现身说法、开班授艺,福田寺镇的教学骨干也逐步成长起来,福田中心小学文霞老师就是支教老师们手把手培养起来的教学新秀。
  进入5月份,分别在福田中学、福田中心小学支教的万育华老师、邹斌老师主动牺性双休日,连续利用8天时间,无偿为镇内首批骨干教师提供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经两位老师悉心指导,全镇40名参训教师收益匪浅。其中福田中学宋涛老师,柳关中学王红波老师,福田中心小学杨永禄老师,还有柳关小学孔艳蓉老师,他们通过培训不仅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还能制作简单的FLASH课件。
  面对太多骄人的表现和成绩,在福田支教的老师们对着采访他们的电视镜头,只是淡然一笑,脸上却写满了幸福和甜美。
   一年支教,终身财富。转眼间,在福田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但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在福田人的心间,他们的师生情缘也将在孩子们的记忆中成为美好的永恒。
  愿老师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3 20:47:12

树洪 [离线]

0☆☆☆☆☆

发帖数:302 积分176
2楼
可敬可佩啊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3 20:47:13
返回本版
1
2
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