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职称评审有什么意见???

楼主

树仔 [离线]

0☆☆☆☆☆

发帖数:58 积分236
1楼


当许多人都在人云亦云的赞美“皇帝的新装”时;阿常却说:“我要做那个说真话的孩子,揭穿这场骗局!” 
——题记
当今中国教育正在用越来越花哨的形式装扮着越来越贫弱的内容,急功近利的喧嚣,麻木的世态人情,浮躁的学术研究,乱刮的瞎指挥风和崇洋之风,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靠拍脑袋拍出来的“创新真理”、缺乏实践的“书斋真理”和邯郸学步的“效颦真理”,深刻的影响着舆论导向,甚至指导着中国的教育改革。 
近些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最后往往变成名词的改革。我们中国人好像特别善于创造新词,特别善于玩弄语言魔术。每当思想陷入贫乏、改革陷入困境时,就引入或发明一大批貌似深刻的新名词来填充。似乎名称改变了,实质就改变了。所以,近些年来,中国教育最丰富的收获之一,是引进、制造和占有了一大堆新词。想想当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在大家(包括这一名词的发明者)还未搞清他是什么玩意儿时,一夜之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成了素质教育且硕果累累。也许只有一线的中国教师最清楚。 
误今日中国教育改革之大政者,是乃于某些专家学者并不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中国的社会实际,仅从洋大人的书上,抄来一套套改革方案的清谈有关。此类清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笔下的新、怪、洋、奇的名词特别多。尤其善将平常事物,论说的连自己也不懂,让人感觉高深莫测。但一旦付诸于实践,往往以惨败告终。失败之后,不反思中国国情与南橘北枳甚至于南辕北辙的理论,却破口大骂中国教师的素质低下和民族传统的腐朽。 
磨剑录——阿常教育随笔 为当今教育研究悲哀 
不做实事,专门追风,吹牛说大话,已经成了当前教育研究界的风气之一,十分类似当年“虚报产量、放高产卫星”的歪风。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是愚昧,老老实实讲话的是傻子,敢于说出问题症结的人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大家打击的对象,嘲笑的对象,没什么事你找什么事呀?大家都这样舒舒服服地拿着钱不好吗?干嘛坏大家的好事?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反正那些俗人不懂,认为写文章挺高深的,做学问难着呢! 
磨剑录——阿常教育随笔 位卑未敢忘忧国 
河南 常作印  changzuoyin@sina.com

事实上,我常常是反潮流,反主流的。王安石讲过"三不足":"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畏,祖宗成法不足畏"。我也有三不畏:学术上的权威不畏,政治上的威权不畏,社会上的主流人言不畏。惟真理是从,惟国家与民族之最高利益是从。 

我常常为一些人感到可悲,把聪明才智都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还是多用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哪怕它小,都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我也常常为我们的国家感到可悲,把大量的钱财投入到许多假大空的项目中,见不到任何的效益和回音,却培养着许多的寄生虫,还不停地骂你对他不公!我更为我们的教育感到可悲,中国现代教育已走过百年的路程,但直到现在也未建立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教育体系,甚至于富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学教材也拿不出来。教育的神圣,在今天已经被摧残的无处可寻,现在他更像是一个廉价的装饰物,被人肆意地蹂躏和利用,失去了应有的尊严。
磨剑录——阿常教育随笔 基础教育教材总是编不好的原因 
我们的基础教育教材,为什么编了一版又一版,改革了又改革,还是不受欢迎呢? 
我认为: 
1.许多教材编撰者一味的随着社会的风向走,缺乏个性和民族特色。今天刮苏风(苏联风),就随苏风;明天刮美风(美国风),就随美风。忽左忽右。这是民族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我们应当走民族化道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2.教材编写征求专家的意见多,征求学生和一线老师的意见太少(甚至不征求)。教材改革最有发言权的,首先应是学生,尤其是学过的学生。哪些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最清楚。而不是我们专家说符合就符合。我们有些专家打着科学、规律的旗号,干着不符科学、不符规律的事。其次是教师。一线教师天天与学生在一起,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他们最清楚、最了解。在教材使用中,学生的各种反应,他们最先收集到。在其次才是所谓的专家。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7:16

眼娃娃 [离线]

0☆☆☆☆☆

发帖数:93 积分249
2楼
3.缺乏调查和研究。我们的教材编撰,往往是教育官员召集来几个专家,坐在一起一商量,就订了教材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教育传统反思
从我以前的文章中可以读到,我很早就在批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端,特别是今天仍在起作用的“科举”机制。但在举世滔滔全盘反传统否定传统的今天,我倒宁愿做一个冷静的理性“保守主义者”。不错,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确有糟粕,但更多的是精华。我从来就不相信,在传统的废墟上能建立起现代的教育! 
当我们的专家口口声声地喊着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时,又有谁认真思考过中国教育的个性是什么,他在哪,谁来尊重和发展它? 
我们还在把一盆盆脏水泼给早已不存在的 中国教育“传统”时,当我们还在把一顶顶罪状的高帽强加给民族教育之传统时,我们是否深思过: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到底是什么!可悲的是,很多国人在连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什么模样都没搞清的情况下,就闭着眼睛一窝蜂似的大骂传统,大骂祖先,把这视为自己之高明和能事。 
然而真正可悲的是,今日的中国教育恰恰早已飘然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传统”的空白之中。在我看来,将要把中华文明、中国教育推向毁灭的,并不是过于沉重的传统,却恰恰是传统的虚无、民族文化的断根断源! 
当今的中华民族,其实早已经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传统的可悲民族了!我们民族教育的个性、优良的千年传统,在近现代的一次次革命和改革中,早已丧失殆尽!现代改革中,我们所反的所谓的传统,绝大数根本就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可悲的是,我们则把改革中出现的失误,统统推给了传统!真是:教育传统替罪羊,所有罪过他来扛! 
当我们都在抱怨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并开出种种从国外抄来的药方而不见病情好转时,又有几个专家想过我们的教育传统!比如识字教学,笔者调查研究实践发现,我国古代传统的书塾教学基本上用半年的时间就解决了三千多常用汉字的教学内容,而我们现在用九年的时间还解决不好这问题!`古代的低幼教育,基本上都是韵文教学,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韵文少得只剩几首可怜的诗歌!)近现代以来,类似这样的优良教育传统都被我们当作糟粕,一一枪毙!说的不客气一点,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打着科学、规律、现代的旗号,做着非科学非规律非现代的事,是地地道道地伪现代教育! 
中华民族教育面前,本来有着三种优秀的传统;他们来源不同,但都各自具有其伟大的精神。 
一是上启于太古,光扬于汉唐宋明清影响整个世界的千年华夏文明教育传统。一是上启自希腊,光扬于近、现代的欧洲文明教育传统。一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几代民族精英,为了这个民族的复兴与昌盛,前赴后继、成仁取义、奋斗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传统。 
20世纪初以来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在打倒“孔家店”的叫嚣中,我们拔除了第一种传统。建国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后又加上偏执的“四人帮”造反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我们枪毙了第二种传统。而作为“文革”动乱后遗症的文化虚无主义、教育功利主义、崇洋媚外思潮,与当今的拜金主义狂潮,又摧毁了硕果仅存的第三种传统。 
近期甚嚣尘上的所谓“打倒教育传统”的呐喊,其实正是这种反传统歇斯底里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它与“文革”时的反文化歇斯底里,貌似不同而实出一源。 
常常感觉我们的教育好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备受指责,被我们送来送去,看到西大姐靓,我们就把他送给西大姐;看到苏大哥酷,就把他送给苏大哥;看到山姆大叔富,又让他认山姆大叔做干爹,让他一会儿姓西、一会儿姓苏、一会儿又姓美,总之,就是不让他姓中!这个孩子被人像狗一样牵着,迷茫的走着,自己也不知走向哪里!中国这个大家庭啊,在我们大家都大谈特谈“爱心”时,还是多考虑一下:让我们自己在外流浪的这个孩子回家吧!
 
阿常:炮轰职称评审体制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7:16
返回本版
1
2
3
4
5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