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职称评审有什么意见???

楼主

老肥 [离线]

0☆☆☆☆☆

发帖数:238 积分198
1楼
  3.阻碍青年英才前进和发展的绊脚石。
在我国,职称本身就讲究“论资排辈”。尤其是抹杀了人才发展的差别,大锅饭,混到一定年限,大家彼此彼此都能评上一定职称,十年的媳妇熬成婆是也。而如果没有在本部门本单位呆上一定年限,你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能也是白搭。职称变成了相当程度上的“待遇”,往往把一些年轻的、资历浅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杂家”、“大家”等优秀人才排除在“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之外。
就一般而论,人的创造力年轻时是较强的,可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年限。年龄越大,则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年轻人多是低职称,受高职称的领导,创造力肯定要受到影响。
一家在中国很有名的研究单位,聚集了一大堆老、中、青知识分子。然而高级职称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该给谁不该给谁,哪个人都不好拍板。最后默认了“论资排辈”这一游戏规则。一开始还好办,职称改革后第一批戴上高级职称桂冠的,多是一批学术上的佼佼者,年老的多,中年的也有。第二批摊上这一殊荣的,原因就有些复杂。学术水平要有,资历也要够格,这样别人才不好说什么……就这样,一批一批地解决以后,居然还有一位老同志没有得到高级职称,这位老同志急了,今天找所长,明天找书记。所领导也急,只好向上级再申请一个高级职称的名额。不久,上级同意了,所里下文晋升这位老同志为副研究员。中青年们一片哗然:“不是说评职称的目的是精心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吗?为什么不能按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评一评呢?”所领导只好搬出大家一直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来:“老同志年纪已大,这次不评就没有机会了,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嘛。”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再找领导交涉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他们还是感到不公平:“再这样评下去,把人的心都评凉了。”
4. 戕害人才主动性、创造性的刽子手。
剖开其冠冕堂皇的面纱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间的龌龊不堪。
现在的情况是,附在职称上的附加利益太多,而职称拥有者创造出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太少。升了一级职称,就可以升一级工资,同时仕途又可以向前发展,仕途发展了钱途就来了,至少年终奖金发得也多一点。可是却从来没有规定,在升了职称的同时要作出相应的成绩,作出相应的贡献。只要考试、评审过了关,万事OK,又可以期待着下一次职称评定了。 
 5.使“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苦涩的谎言。
本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分配的公平原则。但是,在现行职称体系下,却恰恰相反,出现了“多劳不多的,优绩不优酬”的奇怪现象。如:单位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哪怕你干得再多、成绩再大,由于你的职称最低,那么你只能拿最低的工资和“享受”着最低的地位。而单位的老同志,拥有高级职称,干得少甚至不干活,却拿着最高的薪水且享受着最高的地位。当老同志为青年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之后,大多数的年轻人也开始混日子,随波逐流。更为可怕地是,大多人对这一极不正常的现象都变得如此的麻木、习以为常!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古罗马猴子军团的故事——
古罗马的皇家宫苑蓄养着一支猴子军团,成百上千的猴子养在一个封闭的大院里,训练它们列队操练,分队进行搏斗。当然,这个军团并不用于战斗,而是用来表演,供人们取乐。
军团大院内摆着一把铡刀。每只猴子捉进来时,都要把它的尾巴铡掉一截,通通只留五寸那么长,成为这军团猴子的标志。铡断尾巴肯定是很痛的,被铡的猴子又蹦又跳,发出尖厉的叫声,自己舔着流血的尾巴伤心不已。铡断了尾巴的猴子从此变得驯服,没有尾巴可翘了,训练起来相当容易。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铡尾巴的入团规矩,开头由人来执行,到后来就由那些先来的猴子们代劳了。每只新来的猴子一塞进来,猴子们就一拥而上,把它按倒在地,动作利索地把它的尾巴铡掉。当刚铡掉尾巴的新来者凄惨地嘶叫的时候,猴子们却围着它欢蹦乱跳,兴高采烈。每只猴子都经受过这一规矩带给它的痛苦,但每只猴子又都参与执行这种规矩来对待它们的新伙伴,并从中得到乐趣,一代接着一代,猴子军团存在多久,猴子铡猴子尾巴的规矩就持续多久。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7:17

蓝精灵 [离线]

0☆☆☆☆☆

发帖数:98 积分215
2楼
1.因假论文的出现而否定真正论文的价值,这公平吗?
2.无疑地,到下边支教与评职称没有关系,这与没有支教照样在现有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教师来说,公平吗?
3.一个优秀就赋分很多,远大于教龄分值,这也不成比例啊,公平吗!_________邢台市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10/3/4 0:17:18
返回本版
1
2
3
4
5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