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春节是中国人的心灵鸡汤

楼主

撒旦羔羊 [离线]

0☆☆☆☆☆

发帖数:117 积分182
1楼
漫步北京街头,这座世界超大城市也许因为春节的喜庆而愈加人声鼎沸。 离春节还有几天,很多单位还没放假,长安街的公共汽车还是那么拥挤,地铁还是因为人多而常常关不上车门。   尽管喧闹依旧,但我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口正以百万数字在减少,而且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北京人口还将急速锐减。很多户籍不属于这个城市的外地人,早已经收拾好包裹,正准备择日启程;而很多户籍属于这个城市的当地人,也同样收拾好行囊,打算圆团聚之梦,因为他们的亲人正在异乡漂泊。   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早已成了人流的汪洋大海。男女老幼,大包小包,短短几天之内,北京上百万人口就将从这里奔赴天南海北。中国春运的千万人次大迁徙与“春节晚会”上亿人次的收视率一样,早已成为世界奇观。 虽然中国每年春运的超负荷都在意料之中,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运输压力,但是春节依然焕发出中国人大迁徙的巨大热情,愈演愈烈。   这场春节大迁徙没有任何人发起,完全是来自中国人内心的对于家庭对于亲人的呼唤。再拥挤的车厢,再漫长的旅程,也阻挡不了他们匆匆脚步。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麦加朝圣那让人动容的巨大场面,想起那每一张虔诚的面容。中国是一个不太崇尚宗教信仰的国家,这使得很多中国人在需要感情依托的时候,是那么的茫然无助。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上帝,没有耶稣,没有真主,他们在遇到痛苦时更多是依靠自己脆弱的肉体而不是坚强的心灵。   这样的后果就是当他们的肉体还能支撑时就坚持,当坚持不住时就轰然倒塌。所以中国人很需要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必须是脱离肉体而存在的,这样就足以在他们肉身忍受痛苦时,他们的灵魂是被安慰的,是快乐的。   是的,春节,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潜藏的一股巨大的信仰力量。 上千万人口仅仅因为“春节”这简单的两个字就掀起了巨大的迁徙狂潮,那是几千年文化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无声的积淀,它们一旦被释放,将是怎样惊天动地。正是春节让距离不再变得遥远,长久的思念有了宣泄的出口。 让一切都停下来吧,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家。   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国的传统佳节在我记忆中曾经是那么美好。 南方过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煮鸡蛋。如果是中秋节,全家人就会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看月亮。如今已是成人的我,对于端午节、中秋节的记忆已经被一些全新的事实所取代。 现在各大超市出售的粽子琳琅满目,家家户户手工做粽子似乎已变得奢侈。 中秋节各种简装版、豪华版月饼早已经让我们忘却了与亲人赏月的习俗,开始琢磨用什么月饼送礼最合适,并且为处理永远吃不完的那一大堆月饼而发愁。   我们既然可以在超市买到各种各样的粽子,那似乎有关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美丽传说就不需要在包粽子时讲述了,那样不仅太累,而且浪费时间,有那功夫还不如去多赚点钱呢。当我们沉湎于用月饼迎来送往时,早已无暇顾及天空上那一轮曾让先人吟诵出千古名篇的明月了。   当中国人兴高采烈并不知所以地享受情人节、圣诞节时,那种喜悦似乎更多是发自外表而不是来自内心。很多人一边享受着异国文化,一边又在愤怒诅咒它们,原因何在?因为他们莫名孤寂的的灵魂在半空飘荡,没有皈依之所。   幸好,中国人还有春节。 唯有春节才能调动全体中国人的巨大热情,并身体力行地赶赴这一桌民俗文化的盛宴。不管多少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不管多少中国人热衷外国的洋腔洋调,但当中国人满头大汗地抢购火车票、汽车票,背着一大包行李兴高采烈地向往春节团聚时,深埋在他们心中的传统德行便昭然若揭。   当粽子、月饼这些中国传统美食存在的意义离现代中国人越来越远时,我们庆幸还有春节这一道最后的心灵鸡汤。我们可以一边喝着美味鸡汤,一边享受那动人的家庭温馨:团圆饭热气腾腾地摆上了桌,大人小孩换上了漂亮的衣服;小孩甜甜地向大人拜年,压岁钱被塞进他们稚嫩的胖乎乎的手心里。   当春节鞭炮齐鸣的时候,因为有了心灵鸡汤的滋养,哪怕看到千家灯火,万家团圆,一颗独处的心灵也会变得无比温暖。 这颗孤独的心灵即使在高岗在田野,或者在钢筋水泥的丛林,甚至是在那密不透风的囚牢,也随时可以享受春节这一道心灵鸡汤。   有关春节的记忆永远是每个中国人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只要我们想喝,随时都可以从记忆里拿出来。我们还可以邀请家人一起来喝,即使是那些已远在天堂的亲人,我们也可以邀请到。
签名档

www.zsdlt.com

2008/2/15 20:34:55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